[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18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2-05-27 16:32 来源:办公室 分享:

目 


党建工作】

成都市青白江区打造杏坛先锋党建品牌助推一流教育强区建设

双减工作

雅安市严把三关巩固双减成效

广安市多举措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西南石油大学多举措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质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心理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就业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多点突破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西南科技大学三点发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教育评价改革

绵阳师范学院四轮驱动学生评价改革走深走实

合江县探索构建三维一体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建工作

我省多措并举推动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简讯】


党建工作】

成都市青白江区打造杏坛先锋党建品牌 助推一流教育强区建设1头雁领航围绕强基固本、提质拓面总体目标,按照培育提炼命名总结提高引领的基本思路,形成杏坛先锋党建品牌标识并设立在各中小学校印发《杏坛先锋·党建领航”——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建设一流教育强区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2)鸿雁助航。将党建品牌创建与省市区党建标准化示范校创建有机结合,指导大弯中学党委打造适佳星火党建品牌,以星火之势传递教育热情,让学校成为西部教育的一张名片。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打造功成先锋党建品牌,引导师生崇德尚技匠心筑梦,形成特色办学思路。3)群雁随航。各中小学校结合学校发展定位、文化打造、德育发展等实际,深入挖掘本校资源,将党的建设与学校建设发展、师资队伍培训、学生教育培养等工作充分融合,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福洪中学党支部围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打造蝴蝶博物馆,获2020年全市党建标准化示范校培育点,其《追蝶人》荣获全市党员电教片观摩交流三等奖。全区新成立学校基层党组织25个,获评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7个,形成城乡党建结对学校14对,创建阳光先锋”“至佳先锋等中小学校特色党建品牌15。(成都市教育局)

双减工作】

雅安市严把三关巩固双减成效。1)严把作业提质关制定作业管理实施细则2份,通过学科教研+学情分析+学段研究,围绕基础性”“巩固性”“拓展性”“趣味性等方面梳理个性化作业设计管理清单20余项,完善作业总量调控、作业质量定期评价、作业公示等3项制度,收集推广优秀作业设计160份,推送《有趣的作业》《优秀评语》等专题微信3期。2)严把课堂改革关制定学段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及教学研究、培训提升、资源共享等规章制度10,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名师研课磨课、推门听课100余次,开展同课异构”“课堂大比武等活动20场次,搭建青蓝结对培养、城乡教师交流、名师工作坊等平台,50余名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送教110余节次。3)严把质量监测关建立督导机制,在全市五、八年级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分学科细化监测指标9个,通过质量监测、课堂教学评估等方式,检验双减提质成效,初步形成监测结果数据分析会精准诊断合理归因科学解决靶向改进提升教学质量的监测结果运用闭环模式,利用监测结果督导25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调整计划,整改问题30个。(雅安市教育局)

广安市多举措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1)强化摸排清底数。聚焦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排。采取微信、短信、致家长书等方式,引导家长准确填报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情况,并通过班主任与学生核对,梳理形成覆盖325家校外培训机构的台账清单。2)优化服务强保障。建立“白名单”校外培训机构证照办理绿色通道,加强与民政、消防等部门对接,安排专人指导证照办理相关工作,解决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证照不全问题。推行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培训双方确定各自权利与义务,有效防范各类“霸王条款”。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省最低政府指导价,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强化资金账户监管目前,261家校外培训机构均纳入“白名单”管理。3)持续督查严管控。坚持有照有证,规范提升;有照无证,查验审批;无照无证,关停取缔”的原则,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开展检查巡查,督促按要求加装视频监控,督导落实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等规定2022年1月至今关停不具备条件的培训机构21家,取缔非法培训机构19家。(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心理健康教育

西南石油大学多举措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质量。1)建强全员参与工作力量。按照对口联系原则,组建学生心理辅导员队伍17名,教师心理委员队伍25名,常态化开展心理异常排查,形成心理健康状况每月排查每月报制度,实时跟进心理动态。组建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培养壮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队伍。3个月以来,服务师生500余人次。2)健全特色实践活动体系。“自信、乐观、希望、韧性”为主要目标,建构“3·25善爱我”“5·25我爱我”“9·25就爱我”“12·25珍爱我”全年心理实践活动体系。丰富活动类型,开展心理游园会、阳光“心”成长系列讲座、“心柚灵犀”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大赛,打造心悦读书会、心理涂鸦大赛、声色博物馆、西柚心灵电台等13项校级精品活动,年均参与5万余人次。3)强化心理育人设施建设。成立“职工心灵驿站”,建成600平米标准化心理育人场地,配备自评系统、宣泄击打、虚拟现实模拟、生物仿真等心理专业设备,5月启用以来,接待师生参观1800余人次,体验120余人次。加快心理教育数据云系统建设,系统整合学生心理咨询、专业测评、活动参与、课堂表现等信息,提前研判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心理育人水平。(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心理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1转变思维重塑认知通过班团文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并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通过引导学生看见问题本身,与问题进行正面对话,重塑认知,提升认知能力,转换思维方式。2)三育协同,培情怀结合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制作生涯“爬山图”。通过“生涯行囊”“小憩驿站”“天使帮扶”“正能量包”等让学生在学习生涯起点有装备”“途中有预备”“遇险有守备”“山顶有储备积极开发心理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理品质引导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3家校同心引领成长积极搭建老师与家长交流平台、建立学生动态家庭档案,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对话等载体共促学生发展组建由22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团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共建智能化场地300余平米在团体活动室、互动宣泄室等五大功能区为千余名师生开展活动;第二课堂开展“身体与心理素质”系列讲座、“杏仁er”心理沙龙等覆盖学生万余人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就业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多点突破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健全机制”为着力点,抢前抓早“促就业”。持续实施“三个百万工程”给予就业经费保障,2022年不设上限、按需安排就业工作经费预算。优化《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办法》,按学科特点明确院系就业目标,全覆盖设置院系“就业专员”。开展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夯实分类就业指导基础;提前启动2022届实习生双选会,促进实习就业有效衔接。2)以“访企拓岗”为关键点,开源挖潜“保就业”。落实“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促成与四川各市州和广东、浙江、江苏、贵州等省市人社部门联合招聘30余场,提供岗位1500余个,每周发布就业信息超400条。在省内高校率先启动双选周、双选月活动,按学科专业分专场同步举行线上线下双选会16场,进校单位3000余家。3)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产教融合“强就业”。托乡村振兴战略行动,101支专家科技服务团以“专家+研究生+本科生”形式展开;对接四川“10+3”现代农业产业,构建校院地企人才培养共同体。一年来,4000余名学生在乡村振兴项目和人才培养共同体中开展实习实践,其中30%以上的毕业生意愿留在基层。连续13年与成都市合作开展服务基层定向招募,输送人才数居省内高校前列。2022届已就业毕业生中,近80%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三点发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强化组织保障,增强就业“领导力”。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该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举办绵阳高校就业工作座谈会1次,学习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明确工作任务;召开学校就业工作研讨会2次,剖析就业现状和问题,做好下一步工作部署开展就业专题“校领导接待日”1次,接待3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解决师生在就业工作过程中的难题。2)加强协同联动,增强就业“聚合力”。对标招聘企业需求,结合各学院学科特点,开展“聚三院人才、建环材未来”“筑梦西科·创造未来”等多学院联合招聘活动。吸引中冶建工、中建科技、上海三菱电梯等100家优质企业参加招聘,涵盖法学、管理、农学、材料、工程等多个专业,为2800余名毕业生提供多个目标就业岗位。3)深化校地合作,增强就业“驱动力”。大力开展具有西南科大特色的高质量招聘工作,与双流区、江油市、绵阳高新区等地联合开展“智汇绵州,筑梦高新”、江油市2022年招才引智暨民营企业招聘、“筑梦航都,许你‘位’来”等招聘活动,长虹集团、京东方等78家高新企业到场招聘,提供岗位近1200个,毕业生投递简历超过3000份,持续为地方输送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西南科技大学)

教育评价改革

绵阳师范学院四轮驱动学生评价改革走深走实1加强校本研究,夯实改革之基对标总体方案要求,围绕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开展高等教育校本研究,在去年立项11项的基础上,2022增设课题25项,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夯实理论基础。2加强平台建设,汇聚改革针对学生发展需要,成立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绵阳市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等绵阳市社科基地,结合各专业特点,组织实施2022年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等13项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五育并举3加强制度约束规范改革之路立足学校工作实际,研制《绵阳师范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建设方案,细化绵阳师范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绵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实施方案》《绵阳师范学院美育教育实施方案》,全面实行年度工作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成效纳入年终绩效考评,用制度保障改革任务扎实推进。4加强试点探索激发改革之力紧扣教师教育教学重点任务,设立2022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5个、试点项目23个,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90余个,探索构建师德情怀深厚、专业能力突出、身心发展健全、艺术素养雅致、劳动品质优良师范生综合素养评价标准,有力重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法规综改处、绵阳师范学院)

合江县探索构建三维一体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激发学校内涵发展新活力印发《合江县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针对不同学段学校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将学生文化成绩考核权重由35%降至25%,增加体艺考核权重在全县三、四、七年级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置分层引导、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延伸个环节,扭转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着力打造生态课堂。2)坚持教书育人导向,重塑教师爱岗敬业新形象聚焦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在教师引进、评聘环节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素养双重考察印发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全面开展违规补课、体罚学生等10个方面负面行为整治,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优化教师职称聘用管理办法,提高教育教学实绩和一线学生工作经历等评价比重,开设笔架山大讲坛等线上线下教师课堂开展初中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测试,对连续两次测试未达标的调整教学岗位并督促跟岗学习至考核合格3坚持全面发展导向,造学生成长成才新生态推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学生评价,建立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劳动习惯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的学生评价标准,将五育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破除学生评价唯分数顽瘴痼疾,统筹全县33名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全脱产包片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法规综改处、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基建工作】

我省多措并举推动“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重点项目建设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教育领域重点项目长效沟通机制,成立项目指导推进专班,建立巡回指导组。将成都医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个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纳入日常监管范围。截至目前,4个项目按照规范程序报批报建,提前完成开工建设目标任务。2)落实主体责任。指导学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三期工程项目成立了以院长为指挥长,副院长任副指挥长,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指挥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提前谋划建设方案,做准备工作5月顺利开工建设;成都大学项目202112月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投资2350万元;西华师范大学项目5月顺利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完成投资8000万元。按照进度计划,4教育领域重点项目将在年内完成主体封顶,2023年投入使用。3)强化协调督导。督促项目业主单位严格执行周报制度,实时监测项目推进情况,对存在时序进度不达标的项目及时开展督导,督促加快建设进度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完工投用完善奖惩机制建立教育领域项目建设红黑榜制度,营造重点项目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局面。(基建后勤处)

【简讯】

▲411日至511日,川渝两地联合开展了首届高校反邪教科普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共计152万余人次参与答题,实现川渝217所高校全覆盖。(安全稳定信访处)

▲513日,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我省2021—2025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2022年下半年将对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3所高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督导审计处)

▲514日,第二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比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共决出一等奖16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75名。(高教处)

▲523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霁一行4人到我省开展职业教育工作调研,并围绕双高计划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学生技能大赛等工作开展了交流座谈。(职教处)

▲52425日,教育部召集七个省份召开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及免费政策线上座谈会,教育厅、广安区、丹巴县分别介绍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完善意见建议。(资助中心)

▲526日,我省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温馨提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CET)将于611日在全省99所高校146个校区考点举行。(省考试院)

近日,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校服管理,严格校服选购,确保校服安全和品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基建后勤处基建后产中心)

近日,教育厅完成了2021年度四川省教育基建统计工作,2021年四川省各级各类学校完成基建投资428.9亿元,较2020年的354.6亿元增加74.3亿元,增幅21%。(基建后勤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