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14期)我省对标竞进 争创一流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3-03-10 14:08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分享:

20209以来省在全省高校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按照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现状找差距、跳出四川找标杆的思路,分层分类瞄准国内外先进高校,查短板、谋对策,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逐渐探索出一条高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路径。2023年,省人民政府将高校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晋位再上新台阶。

一、确立对标主题,推动政策突破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确立对标竞进发展主题,给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所未有、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首次单列安排高校引才育才奖补资金每年2亿元,专项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顶尖、领军、拔尖、储备4类人才;首次设置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8项,激励表彰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重要推广价值的优秀成果;分管教育副省长连续三年对全省高校书记、校(院)长做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专题报告。截至目前,全省本科高校661项对标指标取得积极进展,占比91%,营造了对标提升、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开创了四川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抢抓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重大机遇,出台系列高规格政策文件,高位谋划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四川高等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八大工程17项重点任务。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四川省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重点行动方案(2021—2025年)》,实施六大标志性、支撑性重点行动。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出台18条政策举措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022年召开近年来首次高规格高校工作会,省委常委和分管副省长出席会议,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部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三、落实立德树人,强化内涵建设

坚持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累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4个,获批数量逐年增加,2022年获批183个,7所地方属高校实现零的突破。15种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位居西部第二、全国第八。实施省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236个,有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改革;获批国家级新文科项目42个,位居西部第二、全国第七;9国家级新工科项目结题验收获得优秀,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如期完成高校课程思政百千万工程,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2个,同类排名全国第六。建设四川省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优质课程1413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建成国家级一流本课程240门,省级3025门。获批国家级双创学院和实践基地项目10个,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 互联网+”大赛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中本科高校校均得分居全国第一。

四、优化培养结构,增强服务能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深入开展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完成《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分析报告》《四川省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调研报告》,完善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紧缺急需专业84个,停撤专业91个,一产、二产相关本科专业布点相比上年增加3%4.6%。深化产教融合,聚焦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立项建设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7个、首批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6个,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首创校企双激励机制,整合财政教育资金和工业资金,支持11所本科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示范项目12个,已支持省级财政资金4.55亿元。

五、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

成立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54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10个专项工作指导委员会,依托1777名委员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工作,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2022年,各教指委累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54次、学术研讨会议37次,组织学科竞赛19次,330余名专家承担教学项目、教师竞赛等重要评审任务。2022年首次举办本科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课程思政、四新建设、教学成果、创新创业教育等涉及本科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全省52名教务处长参与首期培训。建立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202252所高校修订校级层面本科教学管理文件447个,41所高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推动以本为本落地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黄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