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34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10-15 12:27 来源:办公室 分享:
   

教育要情 

●我省首次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

●我省持续深化学生欺凌综合防治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基层速递 

●简阳市“两带两创”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三聚焦”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信息广角 

●我省举行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

●我省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

教 育 要 情

▲我省首次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1)锚定核心目标,明确评价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评定向、以评促建、以评督改、提质增强”,引导全省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2)细化评价内容,构建科学体系。明确评价实施主体,覆盖全省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及具备资质办学机构,依托全国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开展动态监测;实施教学工作评估,聚焦6个一级要素,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与适配性。(3)规范实施流程,强化结果运用。制定五年评估工作规划,明确办学条件监测、评估流程、结论反馈公布、整改核查等环节,将评估结论作为院校政策支持、经费划拨、招生计划分配、项目申报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指导督促学校及举办方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督导审计处)

▲我省持续深化学生欺凌综合防治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健全责任体系。建立“1+1+3+N”工作责任架构,夯实“管理+督办+落实+考核”工作体系,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机制,形成“问题发现—联席决策—分级执行—社会监督”闭环管理。(2)强化安防建设。构建完善“四川e护校”体系,实现对欺凌线索的动态监测、收集与分析,提升预警预判能力。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联动,配齐配强校园安保力量,完善校园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设施,筑牢校园安全物理屏障与技术防线。(3)实施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学生欺凌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完善学生欺凌预防、干预及事后处置流程,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关心关爱,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严格青少年出版物、教材教辅内容审查,加强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等重点场所的监管与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4)加强教育引导。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全面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创新开发推广“法治副校长+心理辅导员”双导师制课程模式。累计组织主题班会、模拟法庭、心理团辅等各类教育活动8.5万余场次,覆盖学生超过900万人次。(安稳信处)

基 层 速 递

▲简阳市“两带两创”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1)优秀人物带头讲。聘请院士等先进典型为兼职思政课教师,进校园讲授思政课230余节,明确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副高级以上教师、获表彰教师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4次。(2)领导干部带头听。安排党政负责人进校园听评思政课,今年以来市委主要负责人进校听评思政课2次,其他负责人听评思政课66次,教育局班子成员听评思政课22节。(3)组织方式创变活。采取校内与校外、课堂与活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建成12个大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思政课虚拟场景16个,开展跟着庄仕华学雷锋等思政活动1200余场次,编写东灌精神、状元文化等思政课教案,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堂。(4)课堂效果创新评。建立党政干部、学生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多元评价主体,采取现场点评、问卷调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对思政课效果进行跟踪问效。将校级负责人讲思政课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年终考核现场听评书记、校长讲授思政课。(成都市教育局)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三聚焦”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1)聚焦课程主导。融合课程体系,设置思政课国家安全专题模块、专业课安全元素板块,实现“专业+安全”协同育人。建强“1+N”跨学科师资团队,年均组织培训、专家讲座10余场。(2)聚焦实践赋能。推行案例、情景模拟及反恐防诈等沉浸式教学,与公安、退役军人部门共建实践基地,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活动,组织参观军营、模拟训练,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演练,形成“线上+线下”学习模式。(3)聚焦文化浸润。打造“一专业一特色”安全文化,开发“专业安全手册”,通过微视频、海报设计等艺术形式传播安全理念。举办安全展览、“大国工匠讲安全”活动,组建“校园安全护卫队”“国防新青社”,发动学生“三自管理”。(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广安市以“网链共享计划”破壁激活优质资源全域共享。(1)优化联盟架构。以4所领军学校、7所重庆领雁学校为龙头,构建“2(领军学校、引领学校)+2(重庆领雁学校、县领雁学校)+1(学区中心校)+N(网点学校)”的“网链共享计划”暨渝广“教联体”联盟架构,充分发挥成渝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2)筑牢数字基座。投入1345万元建设广安频道,配备直录播设备和智慧黑板,完成4所引领校硬件建设,推进35所义务教育学区中心校、38所高中网点学校设备升级,实现班级多媒体与百兆宽带全覆盖。(3)创新教研模式。建立市、县、联盟三级教研责任体系,推行“双包联”机制,赴22所学校开展需求调研,着力破解资源本地化与双师互动难题。试点“AI+循证教研”,组织全员培训教师4万余人,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宜宾学院鼓励银龄教师“老有所为”激发高校教师“银发力量”。(1)丰富文化生活。出台《宜宾学院干部、教职工荣誉退休工作管理办法》,举办荣休仪式,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开设舞蹈、摄影等兴趣班,成立弘声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退休教职工开展书画展览、文艺演出、乒乓球等文体活动。(2)支持关爱服务。邀请退休干部担任党建顾问、关工委成员,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和关爱育人。依托关工委平台,开展社区教育、留守儿童关爱等活动,支持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社会服务。(3)开展帮带育人。完善新任教师导师制度,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配备一位退休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鼓励退休教师参与教学督导、分享教学经验,发挥对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宜宾学院)

▲成都锦城学院激活“三大动力”引导学生向“主动学习”转变。(1)唤醒情感动力,引导学生亲师爱校。开展辅导员常态化晚点名,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精准做好学情分析。举办名师专题讲座、校友交流座谈会、锦城家长会等活动,通过情感劳动,引导学生把情感动力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动力。(2)激发兴趣动力,帮助学生发扬长板。开展“我的长板在哪里”主题班会,举行非认知能力培养专题讲座,挖掘学生“多元潜能”,搭建从“热爱”到“专长”桥梁,帮助学生将兴趣爱好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3)培育目标动力,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分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开展不同专业的学业规划、深造规划、就业规划专题讲座,开好行动与目标“锦城第一课”,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尽早树立目标,并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学生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成都锦城学院)

信 息 广 角

▲我省举行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1)做好组织宣传,营造竞赛氛围。以“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创变未来课堂”为主题,通过会议解读、宣讲等方式引起各级各类学校高度关注,推荐参赛作品1531个。(2)聚焦智能应用,彰显赋能价值。划分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应用课例、AI教育智能体设计与创新应用、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典型案例三个赛事方向,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不断“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3)坚持公正评审,突出应用成效。经过省内外专家综合评审,共评选出1009个作品,推动“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提升全省教师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教师工作处、成都师范学院)

▲我省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1)精心组织备战。第一时间统筹资源,从全省高校范围内选拔网络安全攻防、数据防护、漏洞分析等领域技术骨干,组建省级攻击队,提前开展技术研讨、策略推演与协同训练,为参演做好充分准备。(2)深度参与专项治理。受邀赴教育部参与深层次专项治理行动,聚焦高频安全漏洞、典型安全事件及新技术应用风险,深入开展攻防对抗。(3)实战成效显著。参与实战化攻防对抗,紧密协作、共享信息、研判局势,针对目标系统薄弱环节,精准制定攻击策略,彰显网络安全技战术硬实力,成绩荣获全国教育行政部门第一名,相关事迹入选2025年“全省网络安全十件大事”,在全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展示。(教育信息化处,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教育动态第34期

2025-10-15 12:27 来源:办公室

教育要情 

●我省首次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

●我省持续深化学生欺凌综合防治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基层速递 

●简阳市“两带两创”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三聚焦”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信息广角 

●我省举行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

●我省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

教 育 要 情

▲我省首次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1)锚定核心目标,明确评价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评定向、以评促建、以评督改、提质增强”,引导全省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2)细化评价内容,构建科学体系。明确评价实施主体,覆盖全省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及具备资质办学机构,依托全国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开展动态监测;实施教学工作评估,聚焦6个一级要素,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与适配性。(3)规范实施流程,强化结果运用。制定五年评估工作规划,明确办学条件监测、评估流程、结论反馈公布、整改核查等环节,将评估结论作为院校政策支持、经费划拨、招生计划分配、项目申报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指导督促学校及举办方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督导审计处)

▲我省持续深化学生欺凌综合防治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健全责任体系。建立“1+1+3+N”工作责任架构,夯实“管理+督办+落实+考核”工作体系,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机制,形成“问题发现—联席决策—分级执行—社会监督”闭环管理。(2)强化安防建设。构建完善“四川e护校”体系,实现对欺凌线索的动态监测、收集与分析,提升预警预判能力。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联动,配齐配强校园安保力量,完善校园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等设施,筑牢校园安全物理屏障与技术防线。(3)实施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学生欺凌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完善学生欺凌预防、干预及事后处置流程,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关心关爱,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严格青少年出版物、教材教辅内容审查,加强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等重点场所的监管与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4)加强教育引导。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全面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创新开发推广“法治副校长+心理辅导员”双导师制课程模式。累计组织主题班会、模拟法庭、心理团辅等各类教育活动8.5万余场次,覆盖学生超过900万人次。(安稳信处)

基 层 速 递

▲简阳市“两带两创”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1)优秀人物带头讲。聘请院士等先进典型为兼职思政课教师,进校园讲授思政课230余节,明确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副高级以上教师、获表彰教师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4次。(2)领导干部带头听。安排党政负责人进校园听评思政课,今年以来市委主要负责人进校听评思政课2次,其他负责人听评思政课66次,教育局班子成员听评思政课22节。(3)组织方式创变活。采取校内与校外、课堂与活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建成12个大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思政课虚拟场景16个,开展跟着庄仕华学雷锋等思政活动1200余场次,编写东灌精神、状元文化等思政课教案,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堂。(4)课堂效果创新评。建立党政干部、学生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多元评价主体,采取现场点评、问卷调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对思政课效果进行跟踪问效。将校级负责人讲思政课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年终考核现场听评书记、校长讲授思政课。(成都市教育局)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三聚焦”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1)聚焦课程主导。融合课程体系,设置思政课国家安全专题模块、专业课安全元素板块,实现“专业+安全”协同育人。建强“1+N”跨学科师资团队,年均组织培训、专家讲座10余场。(2)聚焦实践赋能。推行案例、情景模拟及反恐防诈等沉浸式教学,与公安、退役军人部门共建实践基地,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活动,组织参观军营、模拟训练,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演练,形成“线上+线下”学习模式。(3)聚焦文化浸润。打造“一专业一特色”安全文化,开发“专业安全手册”,通过微视频、海报设计等艺术形式传播安全理念。举办安全展览、“大国工匠讲安全”活动,组建“校园安全护卫队”“国防新青社”,发动学生“三自管理”。(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广安市以“网链共享计划”破壁激活优质资源全域共享。(1)优化联盟架构。以4所领军学校、7所重庆领雁学校为龙头,构建“2(领军学校、引领学校)+2(重庆领雁学校、县领雁学校)+1(学区中心校)+N(网点学校)”的“网链共享计划”暨渝广“教联体”联盟架构,充分发挥成渝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2)筑牢数字基座。投入1345万元建设广安频道,配备直录播设备和智慧黑板,完成4所引领校硬件建设,推进35所义务教育学区中心校、38所高中网点学校设备升级,实现班级多媒体与百兆宽带全覆盖。(3)创新教研模式。建立市、县、联盟三级教研责任体系,推行“双包联”机制,赴22所学校开展需求调研,着力破解资源本地化与双师互动难题。试点“AI+循证教研”,组织全员培训教师4万余人,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宜宾学院鼓励银龄教师“老有所为”激发高校教师“银发力量”。(1)丰富文化生活。出台《宜宾学院干部、教职工荣誉退休工作管理办法》,举办荣休仪式,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开设舞蹈、摄影等兴趣班,成立弘声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退休教职工开展书画展览、文艺演出、乒乓球等文体活动。(2)支持关爱服务。邀请退休干部担任党建顾问、关工委成员,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和关爱育人。依托关工委平台,开展社区教育、留守儿童关爱等活动,支持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社会服务。(3)开展帮带育人。完善新任教师导师制度,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配备一位退休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鼓励退休教师参与教学督导、分享教学经验,发挥对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宜宾学院)

▲成都锦城学院激活“三大动力”引导学生向“主动学习”转变。(1)唤醒情感动力,引导学生亲师爱校。开展辅导员常态化晚点名,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精准做好学情分析。举办名师专题讲座、校友交流座谈会、锦城家长会等活动,通过情感劳动,引导学生把情感动力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动力。(2)激发兴趣动力,帮助学生发扬长板。开展“我的长板在哪里”主题班会,举行非认知能力培养专题讲座,挖掘学生“多元潜能”,搭建从“热爱”到“专长”桥梁,帮助学生将兴趣爱好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3)培育目标动力,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分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开展不同专业的学业规划、深造规划、就业规划专题讲座,开好行动与目标“锦城第一课”,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尽早树立目标,并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学生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成都锦城学院)

信 息 广 角

▲我省举行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1)做好组织宣传,营造竞赛氛围。以“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创变未来课堂”为主题,通过会议解读、宣讲等方式引起各级各类学校高度关注,推荐参赛作品1531个。(2)聚焦智能应用,彰显赋能价值。划分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应用课例、AI教育智能体设计与创新应用、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典型案例三个赛事方向,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不断“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3)坚持公正评审,突出应用成效。经过省内外专家综合评审,共评选出1009个作品,推动“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提升全省教师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教师工作处、成都师范学院)

▲我省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1)精心组织备战。第一时间统筹资源,从全省高校范围内选拔网络安全攻防、数据防护、漏洞分析等领域技术骨干,组建省级攻击队,提前开展技术研讨、策略推演与协同训练,为参演做好充分准备。(2)深度参与专项治理。受邀赴教育部参与深层次专项治理行动,聚焦高频安全漏洞、典型安全事件及新技术应用风险,深入开展攻防对抗。(3)实战成效显著。参与实战化攻防对抗,紧密协作、共享信息、研判局势,针对目标系统薄弱环节,精准制定攻击策略,彰显网络安全技战术硬实力,成绩荣获全国教育行政部门第一名,相关事迹入选2025年“全省网络安全十件大事”,在全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展示。(教育信息化处,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