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37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11-18 15:34 来源:办公室 分享:
   

编者按:2025年10月29日、11月3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分别召开了厅机关处室(单位)近期重点工作推进会和市(州)教育局长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主持会议并讲话。现将部分处室和单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摘编予后,供相互学习借鉴。

党建与干部人才处:(1)修订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选派管理办法,按照集中选派为主,个别调整为辅的方式,协助省委组织部开展新一轮全省56所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选派调整,确保调整有序、平稳过渡。(2)持续深化四川省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结对共建,推动56所公办高校与56所民办高校逐一结对共建,统筹选派公办高校优秀处级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进一步深化马院结对共建,加强民办高校马院建设。(3)完成“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全面梳理分析全省教育系统人才项目入选情况并研究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工作的举措。

督导审计处:(1)统筹指导42个申报县接受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检,已完成11个普及普惠申报县省检、12个优质均衡申报县省检,年底前拟对30余个申报县开展“两项督导”省检。(2)指导3所高校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完成6所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动以评促建、促改、促管、促办;完成2248篇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与结果反馈,抽取6303篇本科毕业论文送审,评审进度达99.50%;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印发《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2025-2030)》,编制《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2025-2030年)工作方案》,建成部省共建评估专家库,组织130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为2030年前完成86所高职学校一轮全面评估筑牢基础。(3)举办全省首届“强能兴教”督学业务技能比赛,培育督导骨干,研习督学技能,吸引2400余名专(兼)职督学及教育督导干部踊跃参赛,已完成初赛选拔,拟于11月底在成都举行现场决赛。

法规综改处:(1)聚焦“政策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问题,积极听取职能处室意见建议,梳理形成2026年及“十五五”调查研究及综合改革目录讨论稿,拟协同省教科院、省评估院、有关市(州)、高校和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联合攻坚,努力推动“小切口”改革。充分发挥部省共建教育评价改革基地作用,协同研究实验基地和实验学校深化评价改革研究。(2)横向联动处室(单位),纵向沟通有关部门,坚持唯真求实、突出重点,做好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建议》、2026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教育有关文稿起草工作。(3)修订完善“法治护航·成长赋能”青少年法治教育八项行动,争取年内印发,切实提升法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引导学生敬畏法律、珍爱生命。

体卫艺处:(1)聚焦提升学生体质。落实义教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推行15分钟课间,组织大课间与课后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广泛开展跑步、跳绳等项目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体育技能。发挥“贡嘎杯”等品牌赛事引领作用,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开展“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管理,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2)聚焦维护师生身心健康。发挥全省“1+21+N”心链网络效能,开展“全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监测,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持续做好“说句心理话”主题宣传,重点关爱特殊学生群体。(3)聚焦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开展校长美育素养提升培训,办好第十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西部学校音乐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实施以美育主课堂、大课堂、名课堂、微课堂为载体的浸润行动。

省考试院:(1)做好2026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工作,发布政策解读推文、宣传提示14条,制作视频7期,开展直播2场,总阅读及观看量近180万。升级完善报名系统,增加资格审核辅助功能,优化考生档案生成方式,切实便利考生报名,减轻基层招考机构工作负担。目前,报名工作已结束,相关资格审核工作正有序进行。(2)深化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推动将川剧首次纳入“戏曲类省际联考”,拟于2026年组织实施。将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由分片区组考调整为分市(州)组考,提升组考的科学性、规范性,便利考生参考。(3)拟于近期召开2026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研招考试各环节工作,抓好考前检查与专项整治,加强安全保密督查和自命题规范管理,确保实现“平安研考”目标。(4)顺利完成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组考、评卷、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考生成绩发布等工作,社会反响平稳,将于12月中旬严格按照录取原则和办法开展录取工作。

遂宁市:(1)加强校园安全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校园贷、电信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工作纳入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制发《遂宁市加强校园安全及未成年人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和《加强重点未成年人教育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被欺凌被侵害工作的十一条措施》,全面启动常驻校警配置行动,拟于12月底前在全市366所学校统一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1名法治辅导员+1名专职辅警”,实现“一校三警”全覆盖。(2)加快出台《遂宁市专门学校招生管理办法(试行)》,推进专门学校扩容提质,推动项目财评提速,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目前已落实一期项目资金264万元,预计总投资510万元,新增专门学校专职教师及警察编制18个。(3)开展“网链共享计划”环境建设专项督查,全覆盖检查学校的设施设备采购情况、建设进度及安装环境等,对部分学校存在进度滞后、安装教室选配不当等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目前,已完成“遂宁频道”建设,全市35所“网链共享计划”学校全面完成基础环境建设,新建录播教室171间。

德阳市:(1)针对学龄人口地图绘制工作中存在的学区数据不完整、学位调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地图绘制工作,采取精准收集、严格审核、多方比对等措施确保地图所涉数据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2)对全市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涉校涉生突发事件进行复盘反思和警示教育,举办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专题培训2期。实施学生心理健康、食品安全、防溺水、防学生欺凌、重点人员管理等专项提升行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3)加大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工作力度,优化农村学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报读人数达到980余人。各区(市、县)重点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并细化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激励举措。

达州市:(1)加快网链共享计划直录播教室建设,覆盖46所中心校、47间直录播教室,正开展挂网招标,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同步推进四川云教达州频道升级提质。(2)制订《关于加强与改进达州市专门教育学校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构建“义务教育+专门教育+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整合闲置资源,推进“一校两区”扩容建设,提升专门学校承载能力。(3)赴万源市调研乡村振兴暨托底性帮扶工作,统筹市教育系统帮扶资金102万元支持结对帮扶村、镇产业建设及万源市教育发展,与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安排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

广安市:以“同城融圈”战略为引领,积极推动“网链共享计划”与渝广“教联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面下沉。创新构建“2(省级领军学校、重庆领雁学校)+2(省级引领学校、县级 领雁学校)+1(学区中心校)+N(网点学校)”的联盟架构,依托4所领军学校和7所重庆领雁学校带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投入1345万元建设广安频道,配备直录播设备和智慧黑板,完成4所引领校硬件建设,推动35所义务教育学区中心校和38所高中网点校设备升级,实现班级多媒体与百兆宽带全覆盖,夯实资源共享基础。创新教研机制,构建市、县、联盟三级教研体系,推行“双包联”机制,破解资源本地化与双师互动难题,试点“AI+循证教研”,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跨区域教研协同效能。

凉山州:(1)拟定《凉山州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招生入学、离校转出、评估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专门教育管理水平,会东县向阳学校利用闲置资源加快筹建专门学校。(2)及时与公安部门完善校园安全联动机制,协同开展管制刀具专项清查行动,重点加强入校关口检查与校内日常巡查频次,严防各类违禁物品流入校园,全力维护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保障师生人身安全。(3)组织专项督导组赴雷波、布拖、喜德、木里四县,开展残疾儿童入学保障专项督导工作,全面摸排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的真实情况,核查“一人一案”政策的执行效果,推动解决入学环节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应读尽读”目标落地。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教育动态第37期

2025-11-18 15:34 来源:办公室

编者按:2025年10月29日、11月3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分别召开了厅机关处室(单位)近期重点工作推进会和市(州)教育局长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主持会议并讲话。现将部分处室和单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摘编予后,供相互学习借鉴。

党建与干部人才处:(1)修订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选派管理办法,按照集中选派为主,个别调整为辅的方式,协助省委组织部开展新一轮全省56所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选派调整,确保调整有序、平稳过渡。(2)持续深化四川省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结对共建,推动56所公办高校与56所民办高校逐一结对共建,统筹选派公办高校优秀处级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进一步深化马院结对共建,加强民办高校马院建设。(3)完成“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全面梳理分析全省教育系统人才项目入选情况并研究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工作的举措。

督导审计处:(1)统筹指导42个申报县接受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检,已完成11个普及普惠申报县省检、12个优质均衡申报县省检,年底前拟对30余个申报县开展“两项督导”省检。(2)指导3所高校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完成6所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动以评促建、促改、促管、促办;完成2248篇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审与结果反馈,抽取6303篇本科毕业论文送审,评审进度达99.50%;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工作,印发《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2025-2030)》,编制《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2025-2030年)工作方案》,建成部省共建评估专家库,组织130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为2030年前完成86所高职学校一轮全面评估筑牢基础。(3)举办全省首届“强能兴教”督学业务技能比赛,培育督导骨干,研习督学技能,吸引2400余名专(兼)职督学及教育督导干部踊跃参赛,已完成初赛选拔,拟于11月底在成都举行现场决赛。

法规综改处:(1)聚焦“政策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问题,积极听取职能处室意见建议,梳理形成2026年及“十五五”调查研究及综合改革目录讨论稿,拟协同省教科院、省评估院、有关市(州)、高校和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联合攻坚,努力推动“小切口”改革。充分发挥部省共建教育评价改革基地作用,协同研究实验基地和实验学校深化评价改革研究。(2)横向联动处室(单位),纵向沟通有关部门,坚持唯真求实、突出重点,做好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建议》、2026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教育有关文稿起草工作。(3)修订完善“法治护航·成长赋能”青少年法治教育八项行动,争取年内印发,切实提升法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引导学生敬畏法律、珍爱生命。

体卫艺处:(1)聚焦提升学生体质。落实义教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推行15分钟课间,组织大课间与课后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广泛开展跑步、跳绳等项目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体育技能。发挥“贡嘎杯”等品牌赛事引领作用,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开展“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管理,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2)聚焦维护师生身心健康。发挥全省“1+21+N”心链网络效能,开展“全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监测,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持续做好“说句心理话”主题宣传,重点关爱特殊学生群体。(3)聚焦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开展校长美育素养提升培训,办好第十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西部学校音乐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实施以美育主课堂、大课堂、名课堂、微课堂为载体的浸润行动。

省考试院:(1)做好2026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工作,发布政策解读推文、宣传提示14条,制作视频7期,开展直播2场,总阅读及观看量近180万。升级完善报名系统,增加资格审核辅助功能,优化考生档案生成方式,切实便利考生报名,减轻基层招考机构工作负担。目前,报名工作已结束,相关资格审核工作正有序进行。(2)深化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推动将川剧首次纳入“戏曲类省际联考”,拟于2026年组织实施。将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由分片区组考调整为分市(州)组考,提升组考的科学性、规范性,便利考生参考。(3)拟于近期召开2026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研招考试各环节工作,抓好考前检查与专项整治,加强安全保密督查和自命题规范管理,确保实现“平安研考”目标。(4)顺利完成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组考、评卷、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考生成绩发布等工作,社会反响平稳,将于12月中旬严格按照录取原则和办法开展录取工作。

遂宁市:(1)加强校园安全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校园贷、电信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工作纳入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制发《遂宁市加强校园安全及未成年人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和《加强重点未成年人教育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被欺凌被侵害工作的十一条措施》,全面启动常驻校警配置行动,拟于12月底前在全市366所学校统一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1名法治辅导员+1名专职辅警”,实现“一校三警”全覆盖。(2)加快出台《遂宁市专门学校招生管理办法(试行)》,推进专门学校扩容提质,推动项目财评提速,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目前已落实一期项目资金264万元,预计总投资510万元,新增专门学校专职教师及警察编制18个。(3)开展“网链共享计划”环境建设专项督查,全覆盖检查学校的设施设备采购情况、建设进度及安装环境等,对部分学校存在进度滞后、安装教室选配不当等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目前,已完成“遂宁频道”建设,全市35所“网链共享计划”学校全面完成基础环境建设,新建录播教室171间。

德阳市:(1)针对学龄人口地图绘制工作中存在的学区数据不完整、学位调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地图绘制工作,采取精准收集、严格审核、多方比对等措施确保地图所涉数据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2)对全市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涉校涉生突发事件进行复盘反思和警示教育,举办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专题培训2期。实施学生心理健康、食品安全、防溺水、防学生欺凌、重点人员管理等专项提升行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3)加大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工作力度,优化农村学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报读人数达到980余人。各区(市、县)重点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并细化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激励举措。

达州市:(1)加快网链共享计划直录播教室建设,覆盖46所中心校、47间直录播教室,正开展挂网招标,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同步推进四川云教达州频道升级提质。(2)制订《关于加强与改进达州市专门教育学校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构建“义务教育+专门教育+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整合闲置资源,推进“一校两区”扩容建设,提升专门学校承载能力。(3)赴万源市调研乡村振兴暨托底性帮扶工作,统筹市教育系统帮扶资金102万元支持结对帮扶村、镇产业建设及万源市教育发展,与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安排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

广安市:以“同城融圈”战略为引领,积极推动“网链共享计划”与渝广“教联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面下沉。创新构建“2(省级领军学校、重庆领雁学校)+2(省级引领学校、县级 领雁学校)+1(学区中心校)+N(网点学校)”的联盟架构,依托4所领军学校和7所重庆领雁学校带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投入1345万元建设广安频道,配备直录播设备和智慧黑板,完成4所引领校硬件建设,推动35所义务教育学区中心校和38所高中网点校设备升级,实现班级多媒体与百兆宽带全覆盖,夯实资源共享基础。创新教研机制,构建市、县、联盟三级教研体系,推行“双包联”机制,破解资源本地化与双师互动难题,试点“AI+循证教研”,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跨区域教研协同效能。

凉山州:(1)拟定《凉山州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招生入学、离校转出、评估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专门教育管理水平,会东县向阳学校利用闲置资源加快筹建专门学校。(2)及时与公安部门完善校园安全联动机制,协同开展管制刀具专项清查行动,重点加强入校关口检查与校内日常巡查频次,严防各类违禁物品流入校园,全力维护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保障师生人身安全。(3)组织专项督导组赴雷波、布拖、喜德、木里四县,开展残疾儿童入学保障专项督导工作,全面摸排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的真实情况,核查“一人一案”政策的执行效果,推动解决入学环节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应读尽读”目标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