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四川教育动态第36期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11-07 10:02 来源:办公室 分享:
   

编者按:2025年10月29日、11月3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分别召开了厅机关处室(单位)近期重点工作推进会和市(州)教育局长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主持会议并讲话。现将部分处室和单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摘编予后,供相互学习借鉴。

基教处:(1)全面启动基础教育“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巩固、适配、补短、提质”为主线,梳理重点问题调研清单,开展全领域调研走访。分析短板弱项,研究巩固提升项目,聚焦关键,突出重点,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2)完善学龄人口地图,拓展平台数据应用能力,开发市县数据处理、审核、校验、更新等功能。加快推动“网链共享计划”,督促进度未达时序的市(州)加大工作力度,直录播教室建设完成率增长3.69%,专题研究网链共享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推动完善市州、学校、教师激励机制。举办高中网链教育联盟名校长工作室启动活动,300余所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共研学校治理。(3)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序推动落实,同步推出弹性休假、兜底免费托管、场所优惠、安全保障等多项举措,提升假期服务品质,满足群众需求。及时加强宣传报道和正面引导,确保春秋假平稳推进、落地落实。截至目前,15个市州已公布春秋假时间,其余6个市州已制定方案即将印发。

职教处: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部署,及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建圈强链“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专题会议的新要求,启动全省职业教育“十五五”规划编制调研工作,全面摸清底数、找准问题、聚焦重点、改革突破,为做好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打好基础。在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调研基础上,研究拟制服务建圈强链“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技能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小切口”,破解产业人才供需对接“大难题”,探索四川产教融合政策、机制改革新路径。

高教处:(1)紧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复盘相关工作,系统梳理问题清单,组织科研、规划等处室会商,面向高校征集意见建议,开展行业部门和战线专家专题研讨,深入剖析症结根源,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目前已开展多轮专题研讨,正推进高等教育“十五五”规划框架搭建和任务分解工作。(2)落实四川省量子科技学院筹建专题会议精神,指导电子科技大学进一步完善方案、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推动学院实体化运行;谋划以量子科技学院建设模式为样本,推动省级特色学院建设,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样板平台。目前已完成新一轮方案修订,拟联合科技厅尽快呈报上级部门。(3)支持电子科技大学“揭榜挂帅”申报全国首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谋划推动四川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试点突破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目前已顺利完成教育部答辩,正加强与教育部高教司汇报对接,全力争取试点落地。

民族教育处:(1)指导三州编制“十五五”教育规划,按照“巩固、提质、补短、适配”原则,修改完善《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单》。(2)围绕学前学普、校点布局、学位供给、师资队伍建设、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赴民族地区调研,充分掌握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3)拟于近期召开专家座谈会,把脉问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科学编制民族教育“十五五”规划。

安稳信处:(1)建立安全稳定信访问题“月研判”机制,每月对校园安全隐患整治、涉教矛盾纠纷、信访稳定等重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风险研判,形成清单点对点通报相关市(州)和高校。(2)赴成都、南充、遂宁、宜宾等地,对10余个县区和20余所高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抓平安校园建设、教育安全稳定重点任务清单等机制建设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3)梳理各地各校校园安全尚未整改清单,组建校安委会专家组,赴乐山、宜宾等地及8所“双一流”高校开展实地督导和“四不两直”检查,对整改开展“回头看”,对工作不力的纳入通报、约谈名单。

发展规划处:(1)对标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系统梳理“十五五”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形成“目标—路径—资源”的闭环管理。(2)以“巩固、补短、提质、适配”为总体思路,围绕“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强化高等教育龙头、增强职业教育支撑、补齐民族地区教育短板”4大板块,分领域开展形势研判、问题梳理及思路谋划,推动省、市、校一体联动,力争形成一批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的任务举措,让规划真正“管用、好用、实用”。(3)紧扣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科学设定发展预期指标,发挥规划目标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提升规划执行力。

成都市:聚焦“网链共享计划”,进一步优化完善资源审核、运行保障、共同教研、过程监督、成效评估等工作机制,建立每周调度推进机制,发布任务清单,明确各级部门、区(市)县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间,督促指导倒排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已推动实现全市1392所中小学校全部加入各级网链,开展396间领军和引领学校直录播教室建设,并同步全部完成64间学区中心校直录播教室建设。92所主播学校利用现有设备已开始进行常态化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共制作课程资源25404节,已向四川云教平台上传21300节,主播学校累计已开展102次共同教研活动,6500余人次参与。

绵阳市:深刻汲取江油未成年人校外被殴打事件教训,印发《加强重点学生关心关爱“十条措施”》《绵阳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方案》,扎牢制度篱笆;摸排2703名留守儿童及休学学生等重点群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关心关爱;全面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创新开设劳动预备制培训班,在全市范围内动员组织初中毕业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明确编制、经费及招生管理办法,助力守护社会安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内江市:针对前期反馈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中82名疑似学生未完成销号的情况,督促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加大与公安、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比,精准掌握学生市外就读情况。深入学校开展现场核查,重点核查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等在籍不在校学生,全面准确掌握重点学生群体入学情况。落实专人负责全国基础教育管理平台,建立疑似辍学人员台账,实行每月一核查、每月一销号,及时发现、快速解决问题。实行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指导县区、学校完善控辍保学“一县一案”“一校一案”方案,健全劝返复学、行政督促复学、依法控辍治理工作体系,形成家校社共同控辍保学工作格局,目前82人已全部完成提交销号。

宜宾市: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加强控辍保学平台监管,目前疑似辍学学生已全部销号;抓实特殊教育学生入学安置,2025年秋季5031名适龄残疾儿童100%完成评估安置,“一人一案”跟踪;做好学生资助申请和资金发放,设立专门台账,明细核算,严格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县一策、一校一案”,采取城乡互派轮岗交流等方式优化城乡师资配置,严格落实教师招聘学历要求,深入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行动,督促指导叙州区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预测2025年叙州区比例为1.046,全市为1.067。

巴中市:(1)梳理乡村振兴教育“三保障”巩固提升、“组团式”教育帮扶深化拓展、“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校园安全治理等10项重点任务,形成责任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2)启动网链计划主播班级运行,通过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地域与校际壁垒,为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注入新动能。(3)联合市场监管局对食堂进行抽查,重点排查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安全隐患,以严格监管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4)举行新高考学科教学“路演”活动,各级代表分享交流,共研学科教学路径,打造高效课堂,赋能学生成长。

甘孜州:(1)召开全州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聚焦“十五五”规划、高中布局、校园安全等关键环节,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与路线图。聚焦问题整改,确保乡村振兴考核“具体化”。逐案研判疑似辍学学生情况,“一人一策”做好劝返复学工作。优化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机制,落实入户教学、康复指导每人每月2次,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应读尽读、一个不少”。(2)全力推进“网链共享计划”落地见效,积极协调通信企业优化方案、抢抓工期,确保石渠县二完小等网络末梢学校网络全线贯通。逐步配齐学校智慧教育设施设备,建成甘孜地方频道,实现网络提质提速。(3)建立健全教育、网信、公安等多部门协同的校园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实行涉教舆情每日监测预警,并对重点信访案件实施领导包案、限时办结制度。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消防、食品安全、交通和防欺凌等,排查风险隐患,抓好整改落实。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建伟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四川教育动态第36期

2025-11-07 10:02 来源:办公室

编者按:2025年10月29日、11月3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分别召开了厅机关处室(单位)近期重点工作推进会和市(州)教育局长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主持会议并讲话。现将部分处室和单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摘编予后,供相互学习借鉴。

基教处:(1)全面启动基础教育“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巩固、适配、补短、提质”为主线,梳理重点问题调研清单,开展全领域调研走访。分析短板弱项,研究巩固提升项目,聚焦关键,突出重点,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2)完善学龄人口地图,拓展平台数据应用能力,开发市县数据处理、审核、校验、更新等功能。加快推动“网链共享计划”,督促进度未达时序的市(州)加大工作力度,直录播教室建设完成率增长3.69%,专题研究网链共享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推动完善市州、学校、教师激励机制。举办高中网链教育联盟名校长工作室启动活动,300余所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共研学校治理。(3)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序推动落实,同步推出弹性休假、兜底免费托管、场所优惠、安全保障等多项举措,提升假期服务品质,满足群众需求。及时加强宣传报道和正面引导,确保春秋假平稳推进、落地落实。截至目前,15个市州已公布春秋假时间,其余6个市州已制定方案即将印发。

职教处: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部署,及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建圈强链“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专题会议的新要求,启动全省职业教育“十五五”规划编制调研工作,全面摸清底数、找准问题、聚焦重点、改革突破,为做好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打好基础。在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调研基础上,研究拟制服务建圈强链“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技能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小切口”,破解产业人才供需对接“大难题”,探索四川产教融合政策、机制改革新路径。

高教处:(1)紧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复盘相关工作,系统梳理问题清单,组织科研、规划等处室会商,面向高校征集意见建议,开展行业部门和战线专家专题研讨,深入剖析症结根源,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目前已开展多轮专题研讨,正推进高等教育“十五五”规划框架搭建和任务分解工作。(2)落实四川省量子科技学院筹建专题会议精神,指导电子科技大学进一步完善方案、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推动学院实体化运行;谋划以量子科技学院建设模式为样本,推动省级特色学院建设,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样板平台。目前已完成新一轮方案修订,拟联合科技厅尽快呈报上级部门。(3)支持电子科技大学“揭榜挂帅”申报全国首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谋划推动四川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试点突破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目前已顺利完成教育部答辩,正加强与教育部高教司汇报对接,全力争取试点落地。

民族教育处:(1)指导三州编制“十五五”教育规划,按照“巩固、提质、补短、适配”原则,修改完善《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单》。(2)围绕学前学普、校点布局、学位供给、师资队伍建设、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赴民族地区调研,充分掌握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3)拟于近期召开专家座谈会,把脉问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科学编制民族教育“十五五”规划。

安稳信处:(1)建立安全稳定信访问题“月研判”机制,每月对校园安全隐患整治、涉教矛盾纠纷、信访稳定等重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风险研判,形成清单点对点通报相关市(州)和高校。(2)赴成都、南充、遂宁、宜宾等地,对10余个县区和20余所高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抓平安校园建设、教育安全稳定重点任务清单等机制建设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3)梳理各地各校校园安全尚未整改清单,组建校安委会专家组,赴乐山、宜宾等地及8所“双一流”高校开展实地督导和“四不两直”检查,对整改开展“回头看”,对工作不力的纳入通报、约谈名单。

发展规划处:(1)对标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系统梳理“十五五”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形成“目标—路径—资源”的闭环管理。(2)以“巩固、补短、提质、适配”为总体思路,围绕“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强化高等教育龙头、增强职业教育支撑、补齐民族地区教育短板”4大板块,分领域开展形势研判、问题梳理及思路谋划,推动省、市、校一体联动,力争形成一批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的任务举措,让规划真正“管用、好用、实用”。(3)紧扣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科学设定发展预期指标,发挥规划目标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提升规划执行力。

成都市:聚焦“网链共享计划”,进一步优化完善资源审核、运行保障、共同教研、过程监督、成效评估等工作机制,建立每周调度推进机制,发布任务清单,明确各级部门、区(市)县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间,督促指导倒排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已推动实现全市1392所中小学校全部加入各级网链,开展396间领军和引领学校直录播教室建设,并同步全部完成64间学区中心校直录播教室建设。92所主播学校利用现有设备已开始进行常态化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共制作课程资源25404节,已向四川云教平台上传21300节,主播学校累计已开展102次共同教研活动,6500余人次参与。

绵阳市:深刻汲取江油未成年人校外被殴打事件教训,印发《加强重点学生关心关爱“十条措施”》《绵阳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方案》,扎牢制度篱笆;摸排2703名留守儿童及休学学生等重点群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关心关爱;全面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创新开设劳动预备制培训班,在全市范围内动员组织初中毕业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明确编制、经费及招生管理办法,助力守护社会安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内江市:针对前期反馈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中82名疑似学生未完成销号的情况,督促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加大与公安、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比,精准掌握学生市外就读情况。深入学校开展现场核查,重点核查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等在籍不在校学生,全面准确掌握重点学生群体入学情况。落实专人负责全国基础教育管理平台,建立疑似辍学人员台账,实行每月一核查、每月一销号,及时发现、快速解决问题。实行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指导县区、学校完善控辍保学“一县一案”“一校一案”方案,健全劝返复学、行政督促复学、依法控辍治理工作体系,形成家校社共同控辍保学工作格局,目前82人已全部完成提交销号。

宜宾市: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加强控辍保学平台监管,目前疑似辍学学生已全部销号;抓实特殊教育学生入学安置,2025年秋季5031名适龄残疾儿童100%完成评估安置,“一人一案”跟踪;做好学生资助申请和资金发放,设立专门台账,明细核算,严格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县一策、一校一案”,采取城乡互派轮岗交流等方式优化城乡师资配置,严格落实教师招聘学历要求,深入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行动,督促指导叙州区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预测2025年叙州区比例为1.046,全市为1.067。

巴中市:(1)梳理乡村振兴教育“三保障”巩固提升、“组团式”教育帮扶深化拓展、“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校园安全治理等10项重点任务,形成责任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2)启动网链计划主播班级运行,通过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地域与校际壁垒,为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注入新动能。(3)联合市场监管局对食堂进行抽查,重点排查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安全隐患,以严格监管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4)举行新高考学科教学“路演”活动,各级代表分享交流,共研学科教学路径,打造高效课堂,赋能学生成长。

甘孜州:(1)召开全州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聚焦“十五五”规划、高中布局、校园安全等关键环节,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与路线图。聚焦问题整改,确保乡村振兴考核“具体化”。逐案研判疑似辍学学生情况,“一人一策”做好劝返复学工作。优化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机制,落实入户教学、康复指导每人每月2次,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应读尽读、一个不少”。(2)全力推进“网链共享计划”落地见效,积极协调通信企业优化方案、抢抓工期,确保石渠县二完小等网络末梢学校网络全线贯通。逐步配齐学校智慧教育设施设备,建成甘孜地方频道,实现网络提质提速。(3)建立健全教育、网信、公安等多部门协同的校园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实行涉教舆情每日监测预警,并对重点信访案件实施领导包案、限时办结制度。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消防、食品安全、交通和防欺凌等,排查风险隐患,抓好整改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