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课程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后,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州”地区面临优秀高中教师紧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教师不足,无法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满足学生学习选课、选科需要等问题,我省将“优师帮培计划”列入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选派优秀教师到“三州”支教、遴选种子教师到“名校”跟岗,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精挑严选,储备优质师资。联合财政厅印发通知,确定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重点帮扶支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乐山市48个县(市)67所学校,分批选拔优秀教师到“三州”支教,遴选种子教师“名校”跟岗,并对选派支教教师政治素养、身体条件、专业能力、信息素养、教学经验等提出严格要求,规定一般应有15年及以上教龄、中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通过采取在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中单列“支教教师”类别指标等,精准对接、统筹力量,全省拟选派优秀支教教师414名,跟岗种子教师200名。
二、专题部署,加快推进落实。召开“优师帮培计划”行前工作视频会,对做好“优师帮培计划”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各校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优师帮培计划”的重要意义,全面做好优秀教师支教和种子教师跟岗工作。指导有关市(州)统筹做好教师到岗的交通、食宿、安全等条件支持保障,全面对接做好支教教师和跟岗教师接收安置和关心关爱工作。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分别召开接收工作会,统筹安排车辆接送支教教师到县到校;各接收学校提前代购床上用品,让优秀教师暖心支教。
三、激励保障,健全服务体系。从健康医疗、住房条件、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明确选派学校每年为支教人员至少组织1次健康体检,为支教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支教教师、跟岗教师周转住房原则上由派出地学校保障,如接收学校无周转房的,派出地可给予适当租房补助。支教、跟岗期间,支教、跟岗人员原人事关系不变,享受原单位同类同级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派出学校原则上按2000元/人的标准报销支教教师一次购置到岗的生活必需用品费;支教教师参照援藏援彝享受特殊补助;每年为跟岗种子教师给予1万元/人的补助。对帮扶时间长、表现优秀的支教教师,达到上一级职称相应申报评审基本条件的,可优先推荐申报上一级职称。
四、精准帮培,强化示范引领。明确支教教师职责,要求将教育家精神践行弘扬到支教工作中,及时将内地优质学校好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带入支教学校,在做好课程教学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逐一指导学校教师学会调试运用“四川云教”接收设备,综合使用在线“课程超市”资源,“二次加工”后融合应用于本地本校教学实践。将200名跟岗种子教师分配至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等6个基础教育发达市的73所省级示范性学校跟岗学习。专门规划教师培训项目、配套160万元培训经费,由四川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承训,构建“1+M+N”帮扶共同体(1所牵头院校、M个工作组、N所优质中小学校),通过构建理论提升、实践浸润、教研赋能“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学术和实践双导师“手把手”带教,对跟岗种子教师开展精准帮培指导,推动其在不断学习提升的同时,带领原所在学校其他教师共同成长。
五、全面到岗,开启帮培新篇。截至3月上旬,全省首批选派的378余名优秀支教教师、200名跟岗种子教师全面到岗。宜宾市选派到甘孜州康定中学支教正高级教师邓晓秋说:“深切感受到甘孜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我们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为这片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助力孩子们拥抱更广阔的未来。”自贡市选派到甘孜州石渠县中学校支教教师杨杰说:“尽管这里高寒缺氧、条件艰苦,但心中的热情与信念从未动摇。这不仅是一次教育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愿以微薄之力,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资阳市选派到凉山州会东县和文中学支教教师陈玲撰写七言诗《凉山支教感怀》:“资阳别去赴凉山,秘境萦怀几度攀;热血难消三尺雪,尘襟初试九重关;稚眸清若泸沽水,书声响彻鲁南山;他年若问相逢处,木叶纷飞教室间。”阿坝州到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跟岗教师王林芝说:“这不仅是个人成长路上的关键转折点,更是投身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事业的全新起跑线,感谢‘优师帮培计划’送来这场宝贵的学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