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情
●我省开展“校园餐”专项督查
基层速递
●雅安市“扩资源、优普惠、提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成都工业学院创新“直播带岗”模式架起校企供需“云桥梁”
●吉利学院强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广角
●成都市海滨小学入选国家语委“典耀中华”主题读书特色学校
教 育 要 情
▲我省开展“校园餐”专项督查。(1)突出协作形成合力。联合省政府督查室、公安、财政、卫健、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5个实地督查组,1个巡回指导组和1个政策支撑组,对食堂管理、食品安全、经费管理等方面开展“全要素”实地督查。(2)增加督查产生震慑。分春秋两个学期,每月督查一次,实现全年对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覆盖”,全面传导压力。(3)聚焦任务提升质效。从监督职责入手,督导各方责任落实、机制建设、民主监督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筛查“校园餐”投诉举报问题线索,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工作质效。(基建后勤处、基建后产中心)
▲我省扎实做好2025年高职单招考试。(1)强化安全管控。加强试题试卷命制、印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各环节全流程监督检查,做到全程有监控、随时有人盯、互相能监督、事后能追溯。坚决打击考试舞弊,指导各地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入场安检规范,深化“六位一体”防护网建设,升级智能安检门对违规物品的检出功能。(2)强化协同配合。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一体整合资源,强化统筹协调。联合保密、公安、卫健、通信管理、市场监管等单位,加强考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3)强化以生为本。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做好考生出行、食宿、噪音治理、人身安全等保障,着力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考试环境。关心残疾考生,今年为全省82名符合条件考生参考提供合理便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4)强化应急处突。妥善应对甘孜州持续强降雪极端天气,督促成立护考专班,制定精细化工作方案,护航康定等9县(市)1520名考生顺利参考。(省考试院)
基 层 速 递
▲西南石油大学推进油气行业特色人才培养。(1)打造培养生态。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聚力一流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实行一级学科招生,创新灵活多变的培养路径,实现生源高校数、生源质量与跨专业报考率多维提升。(2)建立指导机制。强化指导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覆盖,加强跨学科、跨校企、跨时空合作,形成“研教学一体化”机制,推动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3)搭建创新平台。以高校为智囊团、企业为实践基地,联合指导团队为人才孵化器,通过项目驱动、经费支持、政策保障,实现科研与教育衔接。(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工业学院创新“直播带岗”模式架起校企供需“云桥梁”。(1)技术赋能破解求职难题。启动“直播带岗”云平台,精选优质企业专场招聘会、地方人社专场招聘会及校园各类招聘会开展直播,通过“企业探访+岗位解读+在线答疑”形式立体展示用人需求,学生实时在线投递简历。(2)学生主播打造就业阵地。组建“就业推广大使”直播团队,跟随企业走访生产线、采访技术主管,将课堂搬到企业,将企业导师请进课堂。(3)双向育人构建融合范式。优化招聘策略,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框架,形成“企业需求前置化、学生培养实战化”的循环。(成都工业学院)
▲雅安市“扩资源、优普惠、提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1)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投资2.7亿元,实施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12个,新增学位3210个。(2)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采取财政资助补贴、公办结对帮扶等措施,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3)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推进幼儿园保育质量提升工作,实施“1+N”集团化办园模式,打造了以实验幼儿园为代表的优质学前教育集团(办学共同体)20个,建成省级示范园13所、市级示范园32所,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雅安市教育局)
▲西南医科大学以人工智能提升医疗健康服务。(1)数智赋能增强就医体验。部署应用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通过官方互联网医院平台完成大模型的安全接入,实现具体医疗服务场景智能化应用落地,以“AI+医疗”的创新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2)AI解读提升就诊效率。构建自主可控的专属智能医疗系统生产力基座,为患者提供检验检查报告解读、AI数智健康管家提醒等服务,AI辅助诊疗达6300余人次。(3)智能服务改善就医环境。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边界,与服务患者系列措施相结合,了解就医需求,倡导“580我帮你”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西南医科大学)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一小一老”民生事业。(1)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的专业建设机制,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创新育人方式。深化“校地园协同、学训教一体”“早幼托融通、医养教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创新,推进“学—训—医—康—养—育—教”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3)深化产教融合。成立四川省现代社区经济老幼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校—园—企”三方联动,推行骨干教师和企业行家“双导师制”,共建“岗位胜任力清单”,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吉利学院强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深化产业学院建设。与集团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出行四大产业板块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行“专业学院”+“产业学院”模式,强化企业参与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过程,注重对接产业需求,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培养产教融通教师。与吉利控股汽车研发中心、成都领克、上海创新设计院等企业合作,构建“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分类培训”,岗位锻炼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产教通教师培养体系。(3)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举办“创意无限·智领未来”大赛、“中国设计·全球审美”训练营,“睿蓝杯”汽车营销比赛等,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推动研发应用,鼓励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吉利学院)
▲四川警察学院强化心理危机干预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1)心理普查全员化。运用专业心理测评量表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高危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询回访和风险评估,对潜在心理危机风险学生建立“一生一档”跟踪管理机制,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干预。(2)心理监测常态化。建立“寝室—区队—大队—学校”四级监测网络,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开通24小时危机热线,确保学生紧急求助渠道畅通。(3)危机干预专业化。对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开展疏导并进行安全监护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采取紧急医疗转介、家校协同合作、后续跟踪与支持等措施,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四川警察学院)
信 息 广 角
▲成都市海滨小学入选国家语委“典耀中华”主题读书特色学校。(1)实施“1+ 6”专班模式(1名资深语文教师任专职图书管理员,搭配6名年级管理员),出台《阅读活动考评制度》《阅读空间管理制度》等,为阅读提供制度与师资支持。(2)打造“1馆5厅6廊72室”泛在阅读空间,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阅读指导,实现自助借阅、资源共享。(3)开设“慧阅读”课程,分层设定目标,创新课堂形式,通过“三率”统计、阅读银行等,创新阅读评价。(4)开展 “共读一本书”“假期星阅读” 等线上活动,举办图书漂流、国学诵读、帐篷夜读等线下校园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语言文字教材处、成都市教育局)
▲泸县用心用情守护“少年的你”。(1)建设数智模型。探索开发“雏鹰护航”数据模型,建立未成年人基础数据库,将30类未成年人常见行为特征、人物画像要素导入模块,对困境儿童定制“一类一策”帮教方案。(2)实施教育引导。实施“童伴计划”“社工联校”等公益项目,组织心理专家、志愿者等为青少年群体开展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关爱帮扶活动。制作推广防欺凌、防侵害等课件、短片150余个,普及防范诈骗、校园欺凌法律知识。(3)守好安全防线。打造“警校共育”品牌,选聘法治副校长130余名,落实校园周边高峰勤务、护学岗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突发事件实战演习反恐演练。(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自贡市组织学生了解非遗彩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1)开好彩灯课。聘请彩灯文化“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授彩灯文化知识,探索构建以彩灯工艺、历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编写《自贡彩灯》等校本教材。(2)搭好彩灯桥。打造中国彩灯博物馆研学旅游线路,组织学生了解中华彩灯的历史、形成和发展,体验彩灯形状设计、色彩搭配、电路连接等制作过程,开展少儿彩灯创意画作活动,选拔创意设计形成灯组亮相灯会。(3)培养彩灯人。建立“中职-专科-本科”的彩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轻化工大学共建彩灯学院,开设彩灯制作、彩灯设计、彩灯管理等相关专业。强化校企对接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接纳学生实习就业。(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