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区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
  • 机构
    委厅领导
    机关处室
    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属高校
    驻厅纪检监察组
  • 新闻
    教育要闻
    战线动态
    政策解读
    专题专栏
    视频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库
  • 政务服务
  • 互动
    厅长信箱
    回应关切
    问答精选
    在线访谈
    结果反馈
  •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教育厅动态简报

(简报第14期)四川师范大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四川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5-05-20 15:48 来源:办公室 分享:
   

四川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聚焦家庭教育学科发展,在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完善家庭教育地方法规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回应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专心教学,创新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

一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从2005年起在教育学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学》选修课,2020年开始招收“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硕士研究生,2022年开设《家庭教育学》公选课,并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家庭教育学》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形成了从本科生公选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到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着眼传统“课堂教学+中小学实习”模式下家庭教育场景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机会缺乏的问题,引入“服务性学习”理论,创新构建“校社融合”机制,探索基于“课程+服务”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真实环境,组织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培养兼具学科教学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协同融合型教师。

三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成立大学生家庭教育社团,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微课比赛、情景剧表演、短视频制作等活动,赴广安市推广儿童友好家庭理念、指导观摩家庭会议,参与各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荣获“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计划大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奖项。

二、潜心科研,大力提升家庭教育学科水平

一是建立高水平学术平台。与省妇联共建家庭建设研究院,多名教师被聘为川渝家庭教育智库专家。设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家校社协同共育研究中心,为家庭教育学科发展搭建学术平台。近年来承办了“亚洲教育论坛家庭教育分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家庭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三周年暨家庭教育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推动家庭教育学科发展。

二是立项高级别科研项目。承担20余项省部级以上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成功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类“权利冲突视域下家庭教育伦理困境的表现形式、生成逻辑及防范机制研究”、省政府政务课题“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低生育率国家生育支持政策比较研究”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等项目,促进家庭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三是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加强成果研究,先后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上发表“父母消极的家庭互动与儿童社交焦虑的关系”,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上发表《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等多篇论文,本校出版的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成为家庭教育学科重要文献资料。

三、热心服务,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资政建言。先后参与《四川省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四川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成都市双流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起草,指导成都、眉山、广元编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5)》《广安市儿童友好家庭建设指南》;汇编《四川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案例》,助力全省家庭教育工作整体发展。

二是开展多维培训。设置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教师的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继承办各类专题培训50余次,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培训,不断扩大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覆盖范围。

三是服务社区家庭。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游戏盒子”项目,为社区儿童开发玩具和游戏材料。建立职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量表测试、现场咨询等一对一、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改善家庭关系。与社区合作打造10余个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的家庭教育培训与指导,参与家庭成员达2万余人次。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胡琼之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移动门户 新媒体矩阵

(简报第14期)四川师范大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2025-05-20 15:48 来源:办公室

四川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聚焦家庭教育学科发展,在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完善家庭教育地方法规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回应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专心教学,创新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

一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从2005年起在教育学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学》选修课,2020年开始招收“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硕士研究生,2022年开设《家庭教育学》公选课,并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家庭教育学》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形成了从本科生公选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到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着眼传统“课堂教学+中小学实习”模式下家庭教育场景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机会缺乏的问题,引入“服务性学习”理论,创新构建“校社融合”机制,探索基于“课程+服务”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真实环境,组织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培养兼具学科教学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协同融合型教师。

三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成立大学生家庭教育社团,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微课比赛、情景剧表演、短视频制作等活动,赴广安市推广儿童友好家庭理念、指导观摩家庭会议,参与各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荣获“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计划大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奖项。

二、潜心科研,大力提升家庭教育学科水平

一是建立高水平学术平台。与省妇联共建家庭建设研究院,多名教师被聘为川渝家庭教育智库专家。设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家校社协同共育研究中心,为家庭教育学科发展搭建学术平台。近年来承办了“亚洲教育论坛家庭教育分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家庭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三周年暨家庭教育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推动家庭教育学科发展。

二是立项高级别科研项目。承担20余项省部级以上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成功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类“权利冲突视域下家庭教育伦理困境的表现形式、生成逻辑及防范机制研究”、省政府政务课题“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低生育率国家生育支持政策比较研究”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等项目,促进家庭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三是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加强成果研究,先后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上发表“父母消极的家庭互动与儿童社交焦虑的关系”,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上发表《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等多篇论文,本校出版的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成为家庭教育学科重要文献资料。

三、热心服务,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资政建言。先后参与《四川省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四川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成都市双流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起草,指导成都、眉山、广元编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5)》《广安市儿童友好家庭建设指南》;汇编《四川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案例》,助力全省家庭教育工作整体发展。

二是开展多维培训。设置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教师的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继承办各类专题培训50余次,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培训,不断扩大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覆盖范围。

三是服务社区家庭。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游戏盒子”项目,为社区儿童开发玩具和游戏材料。建立职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量表测试、现场咨询等一对一、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改善家庭关系。与社区合作打造10余个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的家庭教育培训与指导,参与家庭成员达2万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政务服务网 驻厅纪检监察组 四川智慧教育平台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公安部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74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6 备案号:蜀ICP备190024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