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情
●我省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教育系统暑期安全工作
基层速递
●成都师范学院抓严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凉山州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给予民族地区孩子出彩希望
●川北医学院建立警示教育体系筑牢作风建设防线
信息广角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世界无人机大会斩获三项大奖
教 育 要 情
▲我省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教育系统暑期安全工作。(1)强化责任担当,完善防控体系。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制定暑期安全工作“六张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现安全责任全覆盖。(2)聚焦重点领域,筑牢安全屏障。加强防溺水、防汛减灾、消防安全等工作,联合开展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增设智能防溺水预警系统1500套,组织防溺水宣传教育覆盖师生800万人次;强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督促地质灾害易发区提早做好防范;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建立专属台账,整改隐患217处。(3)创新宣传教育,提升防范能力。打造“互联网+安全教育”新模式,通过“两微一端”推送安全提示200余万条,制作防溺水、防灾避险短视频,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教师开展“大家访”,重点覆盖留守儿童家庭。(安稳信处)
▲我省有序推进2025年助学助管员招用工作。(1)科学设置岗位。根据事业发展需求,设置5000个助学助管员岗位,确保岗位与学校需求相匹配,鼓励自主开发更多岗位,扩大就业吸纳能力。(2)规范招用流程。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明确招用对象为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优先面向重点群体毕业生,要求8月31日前完成,确保招用流程规范透明。(3)强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招用工作、资金保障、日常管理和监督机制,鼓励各高校提高待遇标准。按“财政分担+高校负担”的方式进行资金保障,财政对期满人员提供2万元/人/年补助,不足部分由高校自行承担。要求高校依法提供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实名信息台账,按月报送招用和退出情况。(高校学生处)
基 层 速 递
▲成都师范学院抓严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1)“针对培训+警示教育”,锤炼过硬政治品格。在干部成长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研讨”拓展教育培训形式,以身边的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让年轻干部在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党性锤炼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自觉。(2)“充分历练+激励约束”,锤炼干事创业本领。大力实施年轻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战场,激励年轻干部敢担责、敢创新,对实绩突出的运用表扬、提拔使用,对履职不力的坚决调整。(3)“日常监督+动态管理”,确保监督常态长效。把年轻干部监督管理情况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的重要内容,聚焦重点岗位年轻干部开展常态化专题谈话,并结合巡视巡察、年度考核、重点工作督导检查等情况动态管理年轻干部的工作状态,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纠偏正向。(成都师范学院)
▲凉山州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给予民族地区孩子出彩希望。(1)拓展跨区域教育协作,吸引141所州外优质中职学校入凉招生,提供学位约5万余个。与宁波市及省内州外50所优质高中精准结对,提升受扶高中本科上线率19.3个百分点,3所职高专科上线率均达100%。(2)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校长城乡、校际双向流动机制,实施“优师帮培计划”,引入成都、绵阳等地名师120名来凉支教,选送95名种子教师赴省内名校跟岗学习。(3)依托“四川云教”及“十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提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利用率,实现118所学校接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102所学校纳入“十年行动计划”,基本建立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
▲川北医学院建立警示教育体系筑牢作风建设防线。(1)强化思想教育。将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相贯通,面向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开展专题党课,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举办廉洁思政课微课竞赛、报送“守规矩 正风气”“廉话万家传”短视频作品5件,引领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2)深化警示育人。深挖由风及腐、风腐一体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学校张勇案拍摄专题片《权力偏航 净土失守》,编印违纪案例汇编,实现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3)推进以案促改。着力抓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完善制度机制,修订完善招采责任清单,发布5项业务流程文件,从源头上堵塞风险漏洞。(川北医学院)
▲广安市深化中职教育发展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1)构建职普融通链条。创新“高一综合体验、高二自主分流、高三多元发展”的闭环育人体系,在15所试点学校推行“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融通机制,学籍互转超330人次,200余人通过职普融通路径升入本科院校,升学率超过30%。(2)打造产教融合课程。引入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开发,通过“共研—试点—反馈—完善—推广”流程,精心制定数控加工、自动化控制等12门课程标准,联合构建机械制图与CAD、PLC编程基础等10余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3)加强校企共育合作。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在校共同授课+赴企共同研训”方式强化校企“双师”交流协作,先后与4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与15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
▲西华大学多点发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健全“就业—培养—招生”联动机制,暂停27个专业(方向)招生,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等前沿科技专业9个,建设“微专业”28个。(2)以课程改革创新为抓手,融通专业、行业、岗位要求,助力学生学业生涯;深化产教融合,立项教育部就业育人供需对接项目104项,与头部企业共建“订单班”“项目班”,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衔接。(3)打造“青蓝”职业发展与就业咨询工作室19个,整合企业HR、基层优秀校友等资源,形成260余人的指导团队。建成招生就业“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单位宣讲室、面试室20余间,常设招聘展位100余个,年度举办招聘活动600余场。(西华大学)
▲宜宾市扩大优质学位供给畅通入学绿色通道。(1)以集团化办学、品牌引进等方式新培育优质校(园)118所,通过“一校一策”激励优质学校持续提质,帮扶中等学校加快发展,带动良好学校提档升级。(2)通过现有优质学校挖掘潜能扩容,学前、义教、普高和中职新增优质学位1.3万个,借力集团化带动扩量,以育新改旧扩展,新建一批新优质学校、改造提升一批中等学校,逐步增加优质学位。(3)实施非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招生,寄宿制学校扩大划片,推进优质学位富余的县(区)和学校面向划片外开放招生;统筹组织艺术和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开展中考特色多元招生试点,将市属优质中职招生名额分解到县(区)所有初中。(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
信 息 广 角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世界无人机大会斩获三项大奖。近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在深圳举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无人机科研团队斩获大会“十大低空运营服务企业”“2025第十届UASE无人机展金鹰奖”“低空经济引领推动奖”三项奖项。学院长期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无人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低空经济产业服务等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我国工业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和低空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教师郭小林获成都市人民政府“见义勇为”表彰。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对12名有突出表现的见义勇为人员予以奖励,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教师郭小林光荣入选。2022年6月18日,在成都三环路金牛立交至交大立交方向的主干道上,一辆小型货车与电线杆发生碰撞后起火,车头遭受严重变形,车辆起火燃烧,司机被困其中。郭小林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冲上前去,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在周边群众的齐心协力下,将被困司机成功救出。郭小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教师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展现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政治本色,其事迹先后被成都日报、四川卫视等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广泛赞誉。(四川铁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