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教育法治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精心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工委会、厅党组会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法治建设重大事项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措施。组织厅机关各党组织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以及李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行政复议工作的指示精神等。二是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谋划、切实部署、加力推进,并将履职情况纳入年终述职考核。三是开展好面向全体学生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实施方案》,通过“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等,大力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有效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积极组织高校开展2024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在教育系统持续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持续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四川省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意见》,在八、九年级开设地方课程《家庭·社会·法治》,在《生命·生态·安全》《可爱的四川》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统用《道德与法治》教材,将法治教学纳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高校法学专业必修课,加大宪法、民法典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中内容、课时占比。
(二)多措并举,提升普法工作实效。一是持续实施《四川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我省教育系统共有3个单位获得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表扬,5人获得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表扬。有1人当选2024年度“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1人获提名。二是抓好专职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强法治课教师配置,全省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中小学法治课专任教师达到8600余人,占比超过25%。将“法治教师专题培训”纳入国培省培项目,每年培训超1万人次。用好四川省法学教师专家智库,依托省内外入库法学专家积极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抓好兼职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100%配备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完善聘任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履职尽责,探索中小学法治班主任队伍建设路径。三是充分发挥与教育部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拓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空间。创新建设法律服务平台,建设高校“校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体化司法惠民服务。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建成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30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116个,形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矩阵。四是有力推进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品牌活动,以法治班会课形式开展“宪法卫士”行动,组织502.63万名学生参与宪法知识学习;顺利举办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四川赛区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我省代表队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1个团体全国冠军、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取得团队法治素养竞赛历史最佳成绩,教育厅获优秀组织奖。五是与省检察院联合开展“检教同行 共护未来”活动,建立检教信息互通研判机制等十项协作机制,并共同打造防校园欺凌等六个方面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精品课件,在“四川云教”宣传推广,加强未成年学生权益保护。六是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行动。深入开展每月一期的天府家长“慧”家庭教育公益宣传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家庭延伸。活动已举办9期,线下参与2000余人,线上收看2500万人次以上。引领和带动全省各地各校举办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宣传活动达20000余场次。
(三)科学谋划,健全依法治教体系。一是统筹开展教育类法规规章立法,积极做好《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立法工作,《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颁布施行。二是不断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省政府政策解读实施方案》,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流程图,完成部门规范性文件审核9600余件,出具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意见书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意见书1件,完成备案1件,做到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印发之日起30日内向省政府报送纸质备案材料和网上数据平台备案,备案率100%。协助司法厅完成《教育管理类》合法性审查要点编制工作。牵头对36个法规规章政策文件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情况的清理工作,均不涉及此情况。配合省委办公厅做好第三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依规对17个省委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三是严格落实公职律师制度,创新“线下律师坐班制+线上法律顾问咨询服务”工作模式,形成外聘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法制工作机构共同履行法律顾问职责合力。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充分利用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信函等方式接收申请,严格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0件,办结102件(含上年结转4件),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2件。认真办理学生申诉案件9件,参加行政复议案件11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审理应诉。四是实施《全面推广“1+8”示范试点成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方案》,推动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工作岗位法治总台账,制作厅机关各处室法治规程图150张,以明图亮表、挂图作战形式使之成为履职行权的操作指南。
(四)强化落实,增强行政执法质效。一是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培养,组织全省教育系统200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专题培训。积极组织厅机关处室119人参与学法考法工作,提高了全厅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增强了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同科技厅等五部门牵头组成5个联合督导组,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联合督导,执法行动589次,排查培训机构或场所2589家,立案或给予行政处罚51起,给予行政罚款33.1万元,公开通报培训机构或场所55家。组织各市(州)开展全面自查和交叉检查,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重点查处机构和个人以“一对一”“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研学旅行”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的行为,全省共发现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或场所266家,责令整改、停办、取缔的违规机构或场所222家。三是动态调整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省级行政执法目录清单,坚决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授权必须为”。四是做好省级教育类社会组织管理,常态化开展年度述职述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年检初审工作,配合民政厅相关部门督促年检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民政部相关工作安排,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排查,指导9家省级教育慈善组织完成自查和问题整改工作,着力规范社会组织健康运行。
(五)优化举措,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一是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3号)精神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厅联合公安厅等4部门印发《教育入学“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市(州)教育主管部门入学“一件事”落地实施属地职责,提高办理效率。截至2024年11月底,线上办件量达152.4万件,线下办件量12.4万件,与公安厅产生数据联动1985.34万次;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产生数据联动13.48万次;与自然资源厅产生数据联动534.41万次。教育入学“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厅推进“公租房”一件事中的学历查验事项工作。二是做好四川数字政府建设方案前期摸底和方案编制工作。做好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摸底清单》《项目建设需求清单》《政务数据供给清单》《应用场景建设清单》《智慧政务平台长远需求规划》梳理与上报。“川招审”纳入《四川数字政府项目建设方案》“教育大数据平台”纳入《四川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5-2029)》。三是推进“川渝通办”“政务数据共享”等工作。“川渝通办”办件量达698775件(次)。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4.0系统47项教育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编制、事项清单配置、运行图谱修订等工作。清理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39类电子证照库存量数据,整理核对《四川省省级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第五版)》数据项104项,完成24件省本级行政处罚数据归集。四是做好政务服务平台工作。积极配合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工作,推进修订省本级无差别综合窗口事项48项。选派业务骨干赴12345热线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题培训。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6399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更新12345平台知识库200余条,积极参加12345政务服务热线知识竞赛准备工作,提供教育领域试题33条。2024年5月,获得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23年度四川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群众典型案例”授牌。
二、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队伍力量仍需加强。部分地方和基层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效度还需提升。当前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激发。三是部分干部职工及师生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是夯实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健全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遴选聘任机制,探索法治班主任建设机制。持续推进教育行政执法规范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增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以防欺凌、防性侵、防网络诈骗等校园常见违法犯罪为重点设计内容,打造四川省法治宣传教育品牌。三是坚持普法学法,增强干部职工及师生法治意识,着力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