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函〔2025〕313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本科高校应用型品牌课程遴选和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经高校推荐、评审研究、结果公示等程序,确定《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含实验)》等90门课程立项为四川省本科高校应用型品牌课程。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任务
(一)准确定位课程建设目标。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强化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教育。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关注人工智能驱动下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依托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把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依托教师学术研究,将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三)强化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过程基于产教协同共同实施,促进真实场景下的真学真做,重构教学关系,重塑数智化课程教学新形态,将理论学习、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有机贯穿于课程整体教学中。鼓励产教深度融合开发AI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图书、慕课、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案例库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推广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实践驱动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
(四)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加强专任教师与企业行业导师协同合作,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合作单位轮训制度,加强教师工程实践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与水平。强化教师在 AI 教学工具应用、智能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五)推动多元课程质量评价。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能力增值为目标,行业企业参与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从学生学习成效出发,通过课程评价、教学考核、教学反思、学生调研等方式,持续提升教学能力,保证课程与教学质量。
二、建设要求
(一)四川本科高校应用型品牌课程采取“先立项建设,后评估认定”的方式,建设周期2年。届时我厅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按照建设任务目标进行验收和认定,验收不合格的将不予认定为省级应用型品牌课程。
(二)相关高校要组织研究论证,细化工作举措,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加强建设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建设进展,确保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各课程负责人要认真填写《四川省本科高校应用型品牌课程建设任务书》,于2025年12月10日前报送至指定邮箱(WORD版和加盖学校公章的PDF版)。
联系人:陈建跃、王小波,联系电话:028-86110894,邮箱:jyt86110894@163.com。
四川省教育厅
2025年11月4日
机构
新闻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
办公系统








